在“出海正當時”的當下,AI技術也逐漸成為各行各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而智能化和電動化創新技術的全面賦能,也將新能源汽車的本質屬性從傳統機械產品轉變為高科技產品,這也使得車企“出海”之路不斷躍升,那么作為語言服務企業,又是如何通過項目管理模式創新來為車企的研、產、供、銷、服全面“生態出海”提質增效,實現從“走出去”到“走上去”的呢?
本期#橋聲#,橋妹兒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AI技術、汽車翻譯與項目管理的深度融合”。一般來說,在傳統的筆譯服務模式中,翻譯和項目管理是分開的,即:大部分譯員只負責翻譯;審校人員只專注于校對和修正;而項目管理則由專人負責翻譯項目的全過程,包括譯前的準備工作、譯中流程控制及譯后的最終交付等環節。
然而,近幾年語言橋的專職譯員團隊就注意到,在翻譯的各個階段中,不同角色的人會有不同的視角和問題認知,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也會因角度立場不同而有差異,而項目管理的視角因其全面性而顯得尤為重要,將項目管理的思維模式應用于筆譯工作中縮短流程,可以顯著提升翻譯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提出了“人人都是PM”的服務模式。
這種模式對譯者的要求極高,除了最基礎的語言知識,還有專業知識、語言鑒賞能力、審校能力、譯后編輯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人將全面負責譯前-譯中-譯后的所有環節,兜底項目質量。
而車企出海的語言需求主要包括維修手冊、用戶手冊、保養手冊等技術類文件、招投標文件、法規或協議文件、企宣文件、車機文本等,需求量大,涉及語種眾多,文本格式復雜(例如,dita、xml),同客戶甚至跨客戶之間的術語、風格等延續性極強。AI技術、汽車翻譯和項目管理融合應用下的新模式能更好、更高效地為出海車企提供各式各樣的語言解決方案
因此,對于AI技術、汽車翻譯和項目管理在專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我們也就此梳理出了以下三點:
01
全流程AI驅動提效保質
譯前——更高效的文件準備、格式轉化、術語和語料提取、風格指南制定,以及自定義項目型AI指令(明確我們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結果,并通過何種指令來實現這一結果)。
譯中——應用AI指令進行一鍵式批量預翻譯、校對、潤色、質檢,以及語言應用場景的匹配度檢查,比如車機詞條翻譯(要求譯員必須具備比翻譯本身更高的技能)。
譯后——統籌檢查、(一對多的多語項目)多語協同檢查、項目交付和總結(CA)。
02
知識管理
按車機詞條、維修手冊、用戶手冊、保養手冊以及其他技術文檔和外宣文檔,分類進行術語和語料訓練,也可以根據客戶使用需求,或特定譯員的翻譯風格訓練機器代理。
03
用AI+項目管理思維保障順利交付
按照第一點,在規定的交付周期內,采用最少的人(原則上先盡可能為1人完成爭取時間)以最高的效率和令客戶滿意的質量完成項目交付。
面對這樣的模式,有人也提出疑問:隨著AI技術在翻譯行業的應用日益成熟,是否就意味著譯員自身的價值會大打折扣?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盡管企業都在尋求降本增效的方法,在技術紅利的推動下,只要我們足夠重視、并不斷提升自我,完全有能力利用這些技術紅利。AI技術越成熟,實際上對我們全流程執行掌舵人所具備的相關能力要求就越高,我們需要更懂得如何利用AI來提高工作效率,尋找并實現自身的新價值。
讓AI在翻譯工作中發揮其最大價值,正是我們目前的新價值所在,因此,我們對筆譯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也隨之提高,包括但不限于翻譯技能、譯文評價能力、編輯修正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等。
這也正是語言橋“AI系統+專家系統”協同服務模式的關鍵所在。而這里的“專家系統”不僅是語言服務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系統智庫,更是為車企高質量出海,緊抓各類“服務應用場景”提供了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