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全國翻譯資格考試辦公室和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以“如何提高翻譯實踐能力”為主題,組織了首期“翻譯講壇”系列訪談活動,七個語種的10名國內知名翻譯專家應邀參加了訪談。專家結合不同語種的特點和自己多年從事翻譯實踐的經驗,講解了一些翻譯技巧和翻譯策略,提出了一些解決翻譯難題的原則和方法。


  本文圍繞活動主題,就專家講述的主要觀點進行概述,同時列舉一些訪談時專家提到的翻譯實例,以期盡可能形象生動地呈現本期講壇活動的成果。


 

  專家觀點一:翻譯要準確理解源語本身的含義


  多數專家在訪談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了這個問題。一個翻譯如果不能準確地了解源語,就不可能翻譯出好的作品,甚至會出現誤會或弄出笑話,更有甚者還會造成不良影響或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翻譯追求“信”、“達”“雅”,“信”是前提和基礎。


  任小萍大使舉例說,王毅外長在一次記者會上提到印度軍隊進到中國洞朗地區時指出,“印度軍隊得老老實實退出去”。有人將“老老實實”翻譯成“honestly”,“honestly”在英文里表示“誠實地”,用在此處不準確。這里的“老老實實”表示的是“無條件地”、“沒什么可說地”的意思,而不是“誠實地”的意思。正是因為譯者沒有理解源語“老老實實”在此處的準確含義,所以才導致了這一翻譯錯誤。


  徐明強譯審舉例說,有一次他們在翻譯“水”的時候,源語中提到了三種水,分別是上水、中水和下水。要把這三種水翻譯準確,首先要理解這三種水分別指的是什么水。一般而言,“上水”、“下水”容易理解,“上水”指的是飲用水,“下水”指的是污水,而“中水”就不容易理解。他說,有人將“中水”翻譯成“middle water”,這說明譯者根本就沒有理解“中水”的準確含義。其實,這里的“中水”指的是經過處理的水,這水不能喝,但能澆花、養魚。所以,這里應該把“中水”翻譯成“recycled water”。


  王復譯審舉了一個翻譯“衛星城”的例子來說明準確理解源語的重要性。她說,有人將其譯成“??? ?????? ??????”,雖說字面意思全都譯出來了,但是阿拉伯讀者看不懂,他們看到這個譯法,會認為城市都像衛星一樣在轉動。這種譯法沒有把詞義的關鍵——“從屬”關系——譯出來,正確的譯法應該是“??? ????? ???? ????”。


  隋然教授舉了一個俄語翻譯因沒有弄明白詞語而出現誤會的例子。他說,在一次談判過程中,中方譯員將中文的“我們要求……”譯成了“мы требуем..., ”,俄方勃然大怒,拍案大吼:“Какое вы имеете право требовать!”。引起俄方不滿的原因是中方譯員沒有把“要求”翻譯準確。在中文中,人們提出訴求時經常使用“要求”一詞,但在俄語中則需要根據情況,區分“要求”和“請求”的使用,也即 требовать 和просить。所以翻譯時首先要把語言的本來意思弄明白,這樣翻譯后才能搞準確。


  徐耀庭譯審舉了他職業生涯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例子,他說這個例子讓他著實出了一身冷汗。他說在一次核稿時發現,中文原句是“我們對美方承諾不向臺灣出售武器表示贊賞”,而日文譯成了“われわれは米國(アメリカ)が臺灣に武器を売っていないと約束したことを賞賛する”。這句譯文完全背離了中文的原意,譯成了“我們對美方承諾沒有向臺灣出售武器表示贊賞”。這句譯文關鍵錯在了用詞的時態錯誤上,沒有把“不”和“沒有”區別開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專家觀點二:翻譯要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


  專家指出,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外國讀者更好地進行閱讀理解,譯文要使外國讀者感到自然流暢,就必須在翻譯的時候充分考慮目標語的表述方式和目標讀者的接受習慣。


  徐明強譯審說,他為了讓自己翻譯的英文“更像英文”,經常采取三種處理方式:一是加法,二是減法,三是轉換法。關于翻譯的“加法”,他舉例說,如果將“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歷史事件直接翻譯,外國人一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遇到這種情況,必須進行解釋性翻譯,或增加注解,即通過適當增加一些原文中沒有的內容,來幫助外國讀者理解這些歷史事件。他還以“新中國”的翻譯為例,有的外國人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才叫新中國,所以在翻譯這個詞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加上1949年的時間。同樣,在翻譯“改革開放”的時候,也加上1978年的時間,這樣外國讀者就很容易理解。關于翻譯的“減法”,主要是指在作中譯英涉及到國外的事情時,外國人一般很熟悉,中文稿件中的一些解釋性文字如果全部翻譯成英文,外國人會認為這是畫蛇添足,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適當減少一些多余的文字。如翻譯“狄更斯、巴爾扎克”等文學巨匠時,就要將中文稿件中說明他們是哪個國家的詩人或者文學家等信息刪掉,這就是翻譯的“減法”。關于“轉換法”,他舉例說,在翻譯“斤、兩、畝、里、元”等量詞時,如果直譯,外國讀者一般很難準確理解這些量詞所表示的量的大小,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進行轉換處理。如果譯文只是針對英聯邦國家的讀者,就應該將這些量詞轉換成英制;如果是針對全世界的讀者,就應該轉換成公制。轉換以后,外國讀者對這些量的概念就能準確理解,這就是他所說的“轉換法”。


  侯貴信大使指出,我們經常會在中文的同一段文字中見到“積極”、“有效”、“切實”、“著力”等多個副詞,中文這樣的用詞重復,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而法文則相反,用詞盡可能避免重復,同樣的意思用一個形容詞或副詞就足夠了,如果在中譯法時,將中文中類似的詞重復翻譯出來,法國讀者讀起來就會感到很別扭。


  王復譯審指出,要想找到更符合對象國讀者思維習慣的表達方式,不妨多將自己的譯法與對象國本土化的表達進行比較,她認為這是提高翻譯實踐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她舉了一個翻譯“被催族”的例子。所謂“被催族”,就是指現在的一代年輕人,被家人催著結婚、催著找對象、催著找工作、催著生孩子等等。“催”如果直譯成阿拉伯語就是“?????”,但是阿語讀者很難懂。她經過比較發現,阿拉伯人將這個詞譯成"????? ??????? ???..."(壓力一族),而這種譯法與中文的“被催族”基本相同,而且在阿語讀者中非常通俗易懂。


  錢敏汝教授指出,不管按照哪一種理論,在翻譯作品時,有三個方面始終是關鍵的要素:作者的原意、譯者的理解、受者的感悟。任何一篇譯文都是“融神”之作,在翻譯的過程中是作者和譯者的“融神”,融神的結果就是譯文,翻譯的最高境界就是“融神”的最佳狀態,每一個翻譯過程都是譯者在不斷選擇和確定到達這種境界的途徑。


  專家觀點三:翻譯俗語俚語要盡可能找到對象國類似的表達方式


  如何翻譯好俗語俚語是翻譯工作者、特別是翻譯初學者經常面對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幾位專家的觀點基本一致:首先是在目標語中盡可能尋找與源語意思一致或相近的俗語或俚語進行對等翻譯;如果目標語中找不到與源語意思一致或相近的俗語或俚語,就進行直譯并作補充性解釋,以確保目標讀者能夠準確理解源語的意思。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專家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


  關于“說曹操曹操就到”的翻譯。汪曉源大使說,如果把這句話直譯成西語,西語國家的讀者很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如果在西語中尋找一下,他們也有類似的說法,完全可以把這句話翻譯成“Hablando de Roma, el rey asoma”(中文意思是:“一提到羅馬,皇帝就現身”),這樣西語讀者立刻就明白“說曹操曹操就到”的準確含義了。


  關于“白給的包子,你就別嫌面黑了”的翻譯。汪曉源大使說,如果將這句話直譯出來,西語讀者只能勉強理解基本意思。如果將這句話翻譯成西語的一句俗語“Al caballo regalado no hay que mirarle los dientes”(中文意思是:“白送給你的馬,你就不要再看它的牙,嫌它老了”),西語讀者就能準確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關于“敲門磚”的翻譯。汪曉源大使說,漢語中的“敲門磚”,在西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只是不用“磚”這個詞,而是用“石頭”來代替。所以,在翻譯漢語的“敲門磚”時, 翻譯成“piedra de toque”就比較好,西語的意思是“敲門的石頭”,西語讀者一看就明白。


  關于“如雨后春筍”的翻譯。郭大文譯審指出,俄語中也有一句與此意思完全相同的表述,那就是“如雨后的蘑菇”,盡管它們借用的形象不一樣,但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將這個詞組的“筍”翻譯成“蘑菇”更容易讓俄語讀者理解。


  關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翻譯。郭大文譯審說,俄文中也有一個意思與此相近的俗語,那就是“一旦喝奶燙了嘴,再喝涼水都要吹一吹。”表面上看,兩者借用的文字、喻體形象完全不一樣,但在翻譯的時候,將這兩句話對應翻譯卻非常貼切。


  關于“ÉL actúa como Petro entróen su casa”的翻譯。汪大使說,這句西語直譯的意思是“就像彼得回到自己家一樣”,中國讀者聽了一定會不知所云。這句話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與此完全對應的俗語。要讓中國讀者讀懂這句話,就必須將這句話直譯出來,然后再作一些補充性的解釋翻譯,否則就不能很好地把源語的意思表達出來。這句話可以翻譯成“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可以隨心所欲了”。類似的句子還有“Le cae como el anillo al dedo”,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正好像戒指套在手指上一樣”,如果不作補充翻譯,中國讀者也不甚好理解,所以這句話也得作一些補充性翻譯,如可以翻譯成“正好像戒指套在手指上一樣——恰如其分”,這樣就容易理解了。


  專家觀點四:翻譯要積累廣博的知識和信息


  專家在講座中提到,要做一個好翻譯,必須作一個有心人,必須學習和掌握廣博的知識與信息。


  任小萍大使舉了一個外交部翻譯如何準備總理記者招待會的例子。她說外交部的一個女翻譯,根據工作安排她要擔任溫家寶總理記者會的翻譯,為了翻譯好這次記者會,她作了精心準備。她在看新聞時,注意到新華社一篇關于溫家寶總理替農民工討薪的報道,這個農民工叫熊德明。根據這個名字,一般人會認為熊德明是個男同志。但外交部的這位翻譯為了搞清楚熊德明的性別,她認真查找了相關材料,經查熊德明是一位女同志。結果,在記者會上就有記者向溫家寶總理提了這個問題,溫家寶總理給予了認真解答。這時候,外交部的這位翻譯在提到熊德明翻譯時就用了“she”。如果這位翻譯沒有提前搞清楚熊德明的性別這個小細節,在翻譯時用了“he”,這樣就鬧出了笑活兒。


  徐明強譯審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他在參加評魯迅獎的時候,一個譯者將“lower Manhattan” 譯成了“從窗口往下看”。此處的“lower”不是“往下看”的意思,而是指“下曼哈頓”。所以,“lower Manhattan”應翻譯成“曼哈頓的南端”。


  徐明強譯審還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在一次考試中,一個中譯英的題目里提到了“琉璃廠”,居然有好幾個考生將“琉璃廠”翻譯成“Liuli Factory”,還有的干脆翻譯成 “Brick Factory”。出現這樣的翻譯錯誤,一種可能是考生不會翻譯,還有一種可能是一些考生不知道琉璃廠是一條文化街,而把它理解成是一個factory。


  專家觀點五:翻譯要充分考慮源語和目標語讀者的文化差異


  專家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促進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又對語言有很大影響。文化差異是任何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之間存在的一種必然的現象,每個民族經過多年的發展,必然會形成獨特的文化特征。翻譯的目的及是為了溝通信息,也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流,所以從事翻譯活動一定要注意文化差異。如果翻譯時沒有考慮文化差異,就會事與愿違,不僅容易鬧出笑話,甚至還會引起大的問題。


  任小萍大使舉例說,她曾經在一國際航班上看到一本航空雜志,中國的一個大企業在該雜志上作了一則廣告,五句英文廣告語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是一個英文單詞“cuckoo”(杜鵑),這也正好是該公司的logo。但是,該公司忽略了一個問題,“杜鵑”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好鳥,有成語叫“杜鵑啼血”,表示忠貞;而在西方文化中,“cuckoo”還有“瘋子”的意思,有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美國電影叫做 “飛越瘋人院”,英文就是“Flew over the Cuckoo Nest”。在西方如果說誰是cuckoo,就表明“這人真實瘋傻”。所以翻譯像這樣標識性的單詞,就要有文化意識,一定要考慮文化差異。


  徐明強譯審以翻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附錄里面提到的“騰籠換鳥”這個成語為例,他說,把鳥關在籠子里的做法在西方是不允許的,這就必須從文化視角來考慮翻譯問題,如果把這個詞語翻譯出來,在西方就會引起不好的反應,所以專家們經過討論決定不直接翻譯這個成語。


  王眾一譯審指出,日譯漢也好,漢譯日也好,都需要有深厚的語言基礎,還要有好奇心與觀察力,站在母語的立場上觀察對方語言與母語的差別,去琢磨為什么這句話在母語里這么說,到對方語言里要那么說。比如中文說“未婚妻、未婚夫”,而日語里沒有這個詞,只有“婚約者”,這跟中日兩國之間的歷史文化,包括法律的差異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歷史上,婚姻不是通過法律,而是由雙方家長指定的,指腹為婚都可以,所以叫未婚夫、未婚妻是可以的。日本沒有這個概念,只是從法律意義上規定誰是誰的配偶。不理解中日文化的不同背景,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很難翻譯準確。


  王眾一譯審還指出,由于歷史和價值觀的差異,有些詞意思雖然基本一致,但在褒貶義以及感情色彩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不能恰當處理,也會惹出大麻煩。他舉例“共存共栄”一詞,由于抗日戰爭形成的集體記憶,這個詞在中國已經臭名昭著,而在日本這個詞卻沒有惡意。遇到這個詞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不快,一個好的翻譯就應該有策略地將其翻譯成中國人習慣的表述方式,如可以翻譯成“和平共處,共同繁榮”。


  專家們一致認為,提高翻譯水平和能力需要掌握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但僅憑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不可能煉成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翻譯。翻譯能力與水平的提高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在掌握基本的翻譯理論、翻譯方法及翻譯技巧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口、筆譯實踐才能逐步實現。只要打下堅實的翻譯基礎,再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翻譯能力和水平就會不斷得到提升。


  本文原刊于《中國翻譯》2018年第4期。